小時候就很喜歡塗鴉、插畫之類的東西,除了打電動、玩樂高,最常做的事就是拿起60色的彩色筆塗著色本,要不然就是自己天馬行空的亂畫。那時我的"創作"風格,大概是偏鹹蛋超人路線。
再長大ㄧ點這項興趣就逐漸地被運動所取代,我算是個過動的死小鬼吧,常常大人在看電視,我就會無意義地在電視機前來個側翻。國小學跆拳道、打棒球,國中打籃球、高中打撞球、大學打麻將.....,似乎是我這一輩台灣男孩標準化的長大過程。雖然在Titanic熱時曾再度拾起畫筆,但長久累積的成見與自己建構的限制讓我無法回歸純真年代。
直到去年誠品辦得第一屆黑膠文藝復興運動,比CD更有感的黑膠封面深深吸引我的目光。相對於台灣主流唱片封面設計總是ㄧ個大頭就佔了超過70%的版面,唱片封面徒只是偶像歌手炫耀新造型的場域(說是新造型但又少不了國外明星的影子)。我們就這樣當了十幾年視覺痲痹的消費者,現在唯有唱片封面設計者回歸跟音樂本質渾然天成的設計才能重新饗宴我們盲目許久的視覺。
試著多在網路上瀏覽經典、或者是設計突出的封面設計。基本上這兩者對於收藏者的出發點也不同,有人會因為樂團的經典地位而去收藏唱片,也有被封面設計吸引而購買的族群。上禮拜在誠品信義買了2004年九月的好讀,issue是Indie Spirit,裡面有個單元名稱為"設計者的私房推薦",我選了幾個我還滿喜歡的 :
《Let's Dissolve》, By Siesta
《Lemon Jelly》, By Fred Deakin at Airside
《Funkulo》, By Scott Parker
《White Chalk》, By Rob Crane
《Murray Street》
《Sonic Nurse》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By Andy Waho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