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均摘述自陳冠中先生所著《我這ㄧ代香港人》台版《移動的邊界》ㄧ書 ,()裡為我個人的想法 :
BOBO : 波波或布波,經濟上BOURGEOIS(布爾喬亞),文化上BOHEMIAN(波希米亞),生活價值消費上各取所需,出自美國新保守派文化評論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2000年的《BOBO族:新社會精英的崛起》(Bobos in Paradise)ㄧ書。布魯克斯認為這些混合嬉皮和雅痞的高學歷富裕"實力菁英"是新統治階層。布波的服裝風格叫BOBO STYLE,混合新舊、貴平於一身。城市的流浪者叫BOHO。
(很顯然現在大城市裡的嬉皮都是BOBO,因為自小生長在經濟富裕的社會,有較高水平的時尚眼光。他們不嚮往美國60年代的長髮、嗑藥、自由性愛嬉皮之濫殤的流浪生活,也不想變成類80年代的華爾街菁英雅痞。)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 顯眼的消費,帶炫耀和競爭性質,源自美國經濟社會學家凡勃倫1899年的名著《有閒階級論》((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凡勃倫認為自古以來的社會,有人從事財富生產,另有人只揮霍財富來顯示地位,炫耀則可以分價錢的炫耀、空間的炫耀、浪費的炫耀。
(通常他們會用那種睥睨式的眼光掃射路上沒有穿著很當季時尚的路人,而他們的矜貴源自於手上拎著的為趕流行而買的名牌包,或是不管適不適合就把時尚雜誌裡model穿的當季流行copy到自己身上,謂之"品味"。)
Dandy : 單屌,十九世紀末及二十世紀出的英國詞,現一般指揮霍、愛玩、愛打扮的上流社會痞男人。
(Dandy的代表人物為劇作家王爾德。)
(EX : 美食評論家排隊買鹽酥雞、文藝青年在咖啡館看壹周刊娛樂版。)##CONTINUE##ESPRESSO : 特黑的義大利式強濃咖啡,添加熱奶成CAFE LATTE,簡稱LATTE,上再加熱奶泡變CAPPUCCINO。在巴黎,加奶咖啡往往只叫CAFE' CREME而不是全球流行的CAFE' au LAIT。
FLANEUR : 大城市內,有時間無目的、帶著美藝或哲思眼光的步行漫遊者,十九世紀上半葉的巴黎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是ㄧ個原型。
GUILTY PLEASURE : 有內疚的樂趣。像是永遠覺得自己不夠瘦的女模去吃Haagen Dazs,電影學院老師在家看《霹靂嬌娃》。
KITSCH : 刻奇,亦譯作媚俗,一般指廉價產品,如用蒙娜麗莎之類名畫像製成的煙灰缸,亦可擴大到小說家昆德拉所說的,刻奇是"把愚蠢和現成觀念翻譯成美和情感的語言"。
(是台灣所說的"芭樂"嗎?)
MACHO : 用另ㄧ西班牙字MACHISMO,貶意,指誇張的男子氣概或雄性外表,人叫MACHO MAN。突出雄性特徵的男人亦叫STUD(種馬)、ALPHA MALE(頭號雄性,在族裡有權有地位,如猩猩王)。
NEW AGER : 新時代運動份子,美國1960年代COUNTER-CULTURE(反文化)的衍生,認為人類開始進入NEW AGE(新時代),主張性靈追求、個人發揮、整合醫療、注重生態,以至學習冥想、水晶療法、星座及各種玄學。
POWER DRESS : 權服,讓人以為你是有權有勢的,男的是指穿配套西裝,往往打鮮紅色或鮮黃色領帶以加強效果。
RETRO : 回潮、舊潮重熱、仿舊潮,如有關上海摩登的想像,大家不一定當年身歷其境,不同於對自己生命中某一段經歷的懷舊。
SEE AND BE SEEN : 打扮得漂漂亮亮去一些場所,為的不就是看人和被看。
SNOBBISH : 死腦不屑,一般叫勢利、白鴿眼,由財富、社會地位、品味甚至學識技藝的高人一等姿態,名詞為SNOBBERY或SNOBBISHNESS,人叫SNOB。字源自十九世紀20年代英國伊頓學校。美國經濟學指出兩種促進銷售的進路 : 勢利效應的消費者要的是別人買不起或還沒懂的東西,而"趕大隊"(BANDWAGON)效應的消費者則怕跟不上會錯過什麼,故人家買自己也非得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