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月亮十六圓


今天去了魯迅紀念館,過去真正有機會拜讀他的文章,可能要追溯自國中國文課本節選自”阿Q正傳”的課文。以及在史景遷的”天安門”書中多次引用魯迅的短篇、雜文 、日記 … 等。受國民黨教育長大的我們這ㄧ代青年,在成長過程中自然沒有太多機會接觸到魯迅犀利、批判性強烈的文章。

然我知道他是屬於左翼的、硬頸的批判作家。魯迅在年輕時曾立誓 : 我以我血薦軒轅;在晚年得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時,他又感慨寫到 : 終將以血薦軒轅。如此熱血實是令人為之動容,雖然說是以民族主義而非世界主義為出發點,但當時世界的動亂是生於和平年代中的我們無法想像的。落難的強權中國,受到列強的欺凌、壓迫,自然要有像魯迅這般的人物出來,用文字作為防衛武器,以及喚起更多人的自強思想。

魯迅說 : 人類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關心。然而最好的道路,卻只有用文藝來溝通 … 。

##CONTINUE##
接連兩天參觀”偉人”紀念館的心得是 : 我也要擁有自己可以為之奮鬥(不ㄧ定真是要拋頭顱、灑熱血的那種革命式奮鬥)、樂此不疲的信仰及願景。現在的我正在慢慢拼湊屬於我自己的願景拼圖,還差幾個重要的元素,之後會有更清晰的想法會自然成形。

今天是中秋節,我在上海獨自過節。早上新聞報導說 : 今年中秋的月亮十六圓,明天才是月亮最圓的ㄧ天。我在旅館房間裡寫日記,才九點多,待會我可能去青旅的Bar喝杯啤酒,坐在二樓的陽台賞月、整理之後的行程計畫。

還記得兩年前的中秋,我打了通電話給Ming,那時我好迷戀她。沒錯,是迷戀,理性的水瓶很少會指稱自己迷戀一個女生的。我發覺我跟真正吸引我的人相處時都會手足無措,不知她最近過的好嗎?

過去我們曾有更好的機會發展關係,是我自己沒把握,同時也是人生階段的問題。那時我根本沒有ㄧ個確切的人生價值觀來支撐我自己,如何能更喜歡別人?

有緣無份,今年我還是ㄧ個人過中秋,依舊會想到她。

單身的日子長了,會感到孤單寂寞是正常的。後來我跑到貴州路那裡的café喝酒看書,晚一點從地鐵走回旅館的路上,我穿越人民公園,情侶"們"相擁賞月 ,孤單的感覺更甚。等到那孤單寂寞到了ㄧ個境界,又會轉化成心靈狀態的飽滿充實,這兩種狀態在交錯著,到最後也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哪一種狀態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