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月初到四月底,礙於之前右手與右腳的傷勢,幾乎都只能從事靜態的活動。這樣也好,不然我根本不會好好靜下心來整理、編輯前兩年累積的照片。就只會一個勁的猛拍,當你照片一多(尤其是只拍底片),在你累積的那些底片沒沖洗出來你不會有感覺。你一旦分批拿去沖洗,你就會感到有壓力,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壓力,還有整理的壓力。不過當你的照片數量有了,從回顧的角度你才能從中間看出當時你拍照沒有發現的整體性與邏輯,因為你那時候處於猛拍的節奏,沒法冷靜下來好好檢視你拍的照片。
這也是"平面設計師"無法取代拍攝者的原因之一,就算再厲害、再大咖的平面設計師,能做的也只是從交給他手上的照片去用他以為、而不是拍攝者以為的關連性去編輯。甚至用任意把照片放大縮小、擷取的手法操控觀看者的目光。可是花招終究只是花招,花招無法取代照片所要表達的。而照片要表達的整體概念,照片本身就是構圖、就是設計。也只有拍攝者本身(如果他除了會按快門、事後還會動腦整理輸出的話)自己知道、只有拍攝者本身知道整本攝影集要表達的整體概念,也只有拍攝者有權力去編輯照片的順序與關連性,平面設計師不行、沒有資格這麼做,除非他自己就是拍攝者。
影響森山大道最深的 William Klein 的成名作 < New York > ,就是他自己拍攝、自己設計的;而森山大道早期也是平面設計師出身,他們對照片的整體關連性了然於心,他們知道照片不是靠一兩張漂亮、馬上能吸引人目光的照片決定,而是整體,城市的整體性。
這只是一個出發點,第一本全程自己製作,從拍照、後置微調、發想一個攝影集的概念、內頁編輯、封面設計、找印刷公司老闆討論紙的材質、打樣、再校正、印刷廠全程勘印、最後自己去拿了第一箱42本剛出廠的"自己的書",到要拆開第一本書前的戰慄發抖。全部的過程,只有自己知道,唯有錯誤才是最好的老師、魔鬼真的藏在細節裡(魔鬼也真的藏在校正裡)。全部的過程,快速累積了出版印刷的知識,也發掘了一個龜毛吹毛求疵人對出版的興趣。
##CONTINUE##
第一版印了500本,只有拿到書之後才知道下ㄧ步要幹什麼,以下是引述書中後記 :
一本攝影集,就跟一本小說、一張專輯,和一部電影ㄧ樣,是一個完整的概念而不可分割。當你累積到了一個數量(若用底片拍攝的話,200捲是一本小攝影書的基本量。中型攝影集則需要500捲,像大師森山大道那種大本以城市為主題的攝影集則需要800捲,他自己在 < 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 > 一書有提到。),你才有數量可以去選擇、去編輯,去連貫一個完整的概念。
而精緻的、藝術情境式或小清新日和風攝影在此完整的概念底下毫無意義,一個月基本量拍攝100捲底片的人沒有時間拘泥在幾張漂亮的照片。他只會每天拿著一台自動對焦小相機、身上拽了兩、三捲底片就到街頭上猛按!精確的對焦與仔細端詳觀景窗構圖在此也毫無意義,因為大部份時候連看都不看觀景窗,隨手拉過來就按快門(時間久了,就算大部份時間不看觀景窗,要拍攝的人事物也會在大概的位置)。
數量才是一切!有數量才會有壓倒性的氣勢與自信去製作一本街拍攝影集。雖然我才完成了一本還不算很好的小攝影書,不過這是我這兩年每天在街道上用底片拍攝的小小心得。
累積了6、700捲底片,才知道自己剛開始要理解攝影。 2012, 2. 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