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質本就是孤獨的。
雖然這句老梗像是一句自以為高深莫測的屁話。但幾年下來,自己體會後真的就是如此。但當初聽了這句話,總是一副嗤之以鼻的不屑姿態。道理總是要自己經驗才會是自己的,而不是因為別人告訴你了是如此就是如此。
跟別人(一個人、或是一群人)相處,總有那麼多的語言辭彙、不同環境下成長的人對銅一個辭彙也會有不同的詮釋而造成的誤解。即使是家人、男女朋友,在相處過程中也總是會發生在爭執辯論某事時,(因為人總是要證明自己的理論說詞是對的,即使是證明自己對之後可能會使雙方都不爽,但人還是要證明自己是對。這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在氣頭上鬧彆扭的人們。)所造成的分割與摩擦。
當然,人是要與人相處摩擦,得藉由這樣的方式才能真正了解自己。但在這樣冗長的成長、學習與摩擦,一定會產生這一切究竟有何屁意義之感。然後會想 : 如果兩個人相處註定要摩擦的話,那我不如一個人忍受孤獨(因為那時的想法是兩個人也是孤獨)吧。
於是乎,就開始啟動如恆久般的一人模式。總是一個人出沒,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窩咖啡館;一個人默默拍照,一個人默默用手寫的方式把所有一個人的心事全部訴諸日記本裡。也總是一個人獨自閱讀這些大量、孤獨的文字,而不作任何發表。
於是乎,有一天發現,問自己 : 為什麼想要去"戰勝孤獨"呢?如果人的本質是孤獨的(忍受了7、8年的自以為孤獨模式,才知道這句話是對的。而不是"聽別人說"),那何以要去"戰勝"這個事實呢?
##CONTINUE##況且,即使是一個人的時候,你才能感受你的心智與你身體的分離感。你才能用比較客觀的理性去分析、思索所有過去你遇見的人、事、物,對你造成的影響。因為一個人所產生的心智與身體分離感,其實也不算是真正的孤獨。因為既然你感受到心智與身體"這兩者"的不同,"兩個"也許就不算是孤獨。
但是當你跟別人相處時,你的心智與身體分離感又會暫時消失。你以為你的心智與身體是合而為一的去面對這個世界,合而為一的去與其他人相處。可為什麼你又感到孤獨呢?因為你暫時的合而為一去面對其他不同的心智與身體的合而為一時,你又會感受到兩個合而為一的不同,你又要去重新適應這樣的不同。(這時注意,當你一個人時,你要面對的是你感受到你的心智與身體的不同。)
所以你一個人,和你跟其他人相處時,你都會感受到其中的不同與差異性,於是孤獨感由此而生。
過了這些年,你了解到"人的本質就是孤獨的"這句話不只是句屁話。因為你經驗了其中的事件,你徹底感受過真切、如枷鎖般束縛著你的孤獨感。也只有當你真正去經驗了解過某事,你才會真正懂得而不只是聽別人的經驗,去經驗比知道更重要。
而我在真正以為我自己了解了這句屁話之後,我可以暫時地去自在與自己與其他個人或是群體相處,而不會因為其中的差異性而逃避。
我現在不會想要去用"忍耐"、"苦逼"的方式妄想要去"戰勝孤獨",因為孤獨感會一直存在。除非到了那一刻,你再也感受不到心智與身體、再也感受不到你以為的你自己與其他的自己不同的那一刻。也許真要到了那一刻,你才再也不會感受到孤獨了。
這一刻你是一個最憂愁的人
你有著多少溫柔,才能從不輕言傷心
而你告別所有對幸福的定義
投身萬物中,神的愛恨與空虛
和你一起,只與你一起
玫瑰色的你
你是我生命中最壯麗的記憶
我會記得這年代裡你做的事情
你在曾經不僅是你自己
你栽出千萬花的一生,四季中逕自盛放也凋零
你走出千萬人群獨行,往柳暗花明山窮水盡去
玫瑰色的你 玫瑰色的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