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傲慢與偏見


昨天翻了翻這期的ppaper雜誌,每期都會有Ivee胡至宜的文章。這次說到的是“飲茶文化“,而其精髓就是論、是、非!但說著說著話鋒ㄧ轉,講到了BLOG這回事,以下是引述:

不過他們都聊些甚麼呢?這可不比喝酒配麻辣鍋之流的,當然,因為東方男人壓抑嘛,不入流的話題要藉著酒精才能揮發出來,所謂酒後吐真言,酒品差也不至於是十惡不赦的人格缺陷,喝酒是另外一種文化,是中國男人獨特的心裡治療。但泡茶就不同了,喝茶不會醉頭腦是清醒的,有料的男人可不像女人那樣,他們可不會嚼舌根,講講藝人八卦甚麼的,他們是在評論,因為如何如何,美國現在不行了,因為如何如何,要趕快去歐洲卡位,大陸的發展如何如何,政經股市又是如何如何,新出的雜誌成不成功,定價在哪裡的商品才會大賣.....,他們論時事、論國事、論人事、論天下事,他們談理想,談老闆怎麼想、名人怎麼想、成功人事怎麼想,最後壓軸的就是自己怎麼想,所有的人事物都評論過了,所有的想法都說出來了,藉著茶香醒腦,他們說得有條有理,談得驚天動地,好多計畫好多分析,他們都好有學問喔!

然後他們都在哪裡聊呢?香港飲茶太遙遠,貓空纜車太危險,鄰居往來現在時間越來越不方便,莫驚慌,現在有個好發明,就是偉大的部落格!隨時上網、隨時下線,大家各泡各的茶,是非還是要論個徹徹底底,而且可以不放姓名、不秀照片、沒人知道你是誰,只聽見你的理想、你的評論,你不負責任的感言,挑到適合批評的目標,煽風點火的更可以紛紛回應,一來一往之間,市場分析出來了,商品前途也清楚了,好像任何一個把東西真正做出來的人,就像個鎂光燈下的傻子,任人宰割,甚麼都不做的人,就可以這麼天長地久地講下去。

包益民曾經說過一個國父吃便當的故事,他的意思是說,國父也不過是有一天和大家吃便當的時候,說我們來推翻滿清好不好,當時一定其他的人覺得國父瘋了。我還滿相信的,因為如果是泡茶,那只是說說而已茶,那只是說說而已,一定沒法推翻滿清的。

##CONTINUE##

大概看了一下,覺得奇怪的是: 雜誌不也是評論文章的集結嗎?評論時尚、評論流行、評論美食、評論趨勢、評論設計,還評論別人的做與不做。曾經參加過兩次包益民先生的講座,一次是30雜誌主辦、一次則是在明日博物館。我還在30雜誌那次講座的會後問與答問過包: 請問一下包先生,你覺得現在可以在網路、在BLOG上找到各式各樣的內容、文章,那雜誌與傳統媒體會不會受到影響而改變形式?包說: 不會是媒體的問題,厲害的人都出去把妹了,還會窩在家上網嗎?(雖然我這樣講有點斷章取義,但這樣下定論似乎有點偏頗。)

當然沒有人會懷疑PP GROUP的成功,旗下有數個相關的事業、實體商店。ppaer是台灣雜誌業的新典範,無論排版、質感,都是數一數二的,再加上價格的優勢,光是在台灣出刊量已經超過10萬份。創刊兩個月的ICB(International Creative Business)是另一種創意經濟的商業週刊,他們在創意、設計、廣告領域的經驗給我們更高的國際視野,這兩本幾乎是每個月必看的。

但在如此專業又有豐富成功經驗的光環之下,難道容不下部落客?(這就好像唱歌好聽的人在KTV獨佔麥克風一樣)專業與非專業之間在甚麼都可以search到的情況下,還有巨大的鴻溝存在嗎?有些名不見經傳的部落客寫的深度甚至超過雜誌的專欄作家,若是把這些散落的優質BLOG文章集結起來,不也是本優質的雜誌嗎?而且BLOG可以一來一往的的對話互動,而不只是高高在上的單向評論。

聽了很多次國父吃便當的故事,但是國父革命為了甚麼?不就是平等嗎?總不能辦了份成功的雜誌後,就不容許其他人發言吧,這不啻是一種專家的傲慢與偏見。雖然這篇文章沒幾個人看得到,我現在也不是那根蔥那棵蒜,但還是有不吐不快的衝動!也許設計、創意領域的見解可以買本ppaper、ICB來看,但不代表他們對網路趨勢、BLOG的分析也是神諭,這方面我寧願選擇數位時代或是Mr.6的文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