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就出門,不過雖說是一大早,也要到9點多才起床。加上東摸西摸的,10點左右出門,到中正紀念堂斜對面那家燒餅油條店喝非豆粉泡的熱豆漿。
這幾天天氣不穩,像今天氣溫就陡降到20度C以下,跟幾天前差了10度左右。我吃完早餐,將車停在杭州南路靠近信義路口,然後撐傘過馬路,朝東門市場前進。
沿路上有一小店鋪吸引我的注意,是賣外省包子饅頭的。小小的店鋪,木頭桌上擺滿了好幾大籠包子、饅頭,剛出籠正在冒白煙的包子大概有女人的手掌般大,圓鼓鼓的顯示餡料的份量。
我是不知道東門市場的”正門”在那,是金山南路興記點心還是對面那才是正門?我從信義路上掛燒臘招牌、傳統市場的巷子走進去。還記得小時候陪奶奶、老媽拉著菜籃上傳統市場買菜時,經過豬肉、魚販,還有最怕的活雞現殺的攤位我都趕緊憋氣,等到達肺活量極限時就趕緊到旁邊賣蔬菜那猛吸一大口氣,再回到肉販那憋氣,好累喔~
##CONTINUE##從信義路巷子那進去是肉販居多的ㄧ邊,我既沒有憋氣,也沒有特地停下腳步看看有什麼我可以買的,就只是隨便看看。我對新鮮蔬果類比較有興趣 : 鮮紅的牛蕃茄、翠綠的當季時令菜、各式各樣的瓜果類 … ,還有別忘了賣五穀雜糧的店。雖然說超市看起來比較乾淨明亮,而且一包包整整齊齊包好。但傳統市場可以依照自己需要的量購買,還可以自己慢慢挑選、用店家的量杯秤自己需要的紅豆、綠豆、薏仁等 … ,也有不一樣的樂趣,以及人與人交流、接觸的溫暖。
最近覺得空閒時候不一定要去咖啡館看書了,可以在家裡看。除非那是一個陽光和煦、或是那天特別想去咖啡館專心看完一本書。我現在想多去不同的地方走走了,把台北當成異國城市,說實在的台北市某些區我還沒有很熟。
想學習買菜、弄飯給自己、奶奶、老爸、老媽、三姑他們吃,因為我的動機是興趣,還可以學習專注。跟填咖啡粉、打奶泡沒什麼不同,而且我竟然對切菜有興趣!可能是成長過程都吃外食,厭倦了、也憤怒了,那憤怒的力量大到產生行動。一想到台灣外賣的店家,為了節省成本所用的爛油、賣炸雞排致富”成功”的人、用很低能、過氣、譁眾取寵的麥當勞式廣告手法,就感到非常不爽。而這些,又是絕大多數人、絕大多數的時間在吃的。
今天很嗜睡,在冷氣房的Starbucks、在車上,甚至6點多回到家又睡了三個多小時。
我還是決定不要想太多,人的情緒難以捉摸是很平常的事。只要不要陷溺某種慣性負面情緒、對某事太過執著,或因為太想捍衛自己的價值觀而不開心,其餘都在所難免。不要太care自己無法完全地不被外在事物影響而悶悶不樂,明天起床又是新的一天。
2009 , 4/22。東門市場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