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 SYSTEM


日本的相機產業很強當然是無庸質疑的,就拿傳統單眼來說,如果你手上同時擁有2、或3台不同廠牌的SLR,你就很難抉擇要專注在哪一個系統。因為每一個廠牌都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他們是在團結為前提之下,表面上是競爭對手,其實各廠牌私底下早就分工合作,一起來對抗德國相機業。

我現在手上有Canon A-1、Olympus OM-1、Minolta XE-7、XD11,以及Contax 159MM。

Canon有強大的配套鏡頭群和當時就先進的電子技術;Contax相機可使用Carl Zeiss T鍍膜的鏡頭,以及Porsche協助設計的RTS系列,以及Yashica品質出眾、價格便宜的ML鏡頭群。還可利用容易拆卸(至少比Pentax機身容易拆卸..)的轉接環,使用各廠牌的M42老鏡;Minolta早期清新淡雅,被玩家公認為有Leica味的MC-ROKKOR鏡頭,素質優良卻都很便宜 ...。原因之一是因為MD鏡頭轉接在DSLR上需要矯正鏡片比較麻煩,所以在網拍上的MD接口鏡頭往往都較便宜(此點同Canon FD鏡)。

以及,我現在愛不釋手、晚上睡覺前都非得把玩、空拍幾下機械快門也好的Olympus OM-1。

##CONTINUE##1972年出廠,小巧卻紮實的機身。即使Pentax在1976年開發出更輕的機械單眼 - Pentax MX,及搭載SMC鍍膜的PENTAX-M鏡頭,也難以撼動Olympus在袖珍相機的翹楚地位,和在攝友心目中的創新精神。

O記標準鏡的鏡皇G.ZUIKO 55mm F1.2,被歐美攝影協會公開讚譽說 : 日本最好的頭不是N家、也不是C家的,是Olympus的。O記的鏡頭不似Canon FD的暖調、也不像Minolta MC-ROKKOR這麼淡雅樸實。發色是偏清麗的、淡中帶亮,也是日本光學與Konica AR鏡頭被公認偏德味的。

只可惜..,O家的鏡頭,尤其是F2大軍 - 21/2、24/2、28/2、35/2、85/2、90/2,在拍賣市場上極為難尋。因為素質太好了,鏡身又作的不可思議的輕巧(85/2這顆大光圈人像鏡,居然只有260g!還作的比其他家的50/1.4鏡頭還要小巧),所以很少有人會拋售。一出現不是有瑕疵,不然就是立刻被結標。

我這台Om-1是在香港東昇相機行購得的(此家的傳統單眼流通快、價格又比台灣低上許多)。當時還有更好的選擇 - 黑色的Nikon FE2+winder+Nikkor 50/1.4鏡!狀況很好、測光精準只售台幣8000元!光是這台狀況好的黑色FE2在台灣網拍上就要這個價了,更何況又加上捲片器和大光圈標準鏡。我在此說的更好的選擇是以跟台灣的價差上,如果我要買便宜的話,就應該買這台FE2。

可後來我看上這台OM-1,耐用耐看又不像黑色機身擔心它會磨到露硐,它靜靜地擱在玻璃櫥窗的角落。我要求店家拿出給我試,拿起來ㄧ看,是O記當家的七片六群G.ZUIKO 50mm F1.4鏡頭,鍍膜呈現漂亮的金黃琥珀色。

機身測光精準、品相不錯,可觀景窗有幾顆礙眼的塵。鏡頭後鏡有輕微霉絲,可我知道這不礙事的,只需花500塊錢到台北全泰清洗淨片即可,頂多就是有清洗的痕跡,對成像沒差,結果我最後就帶了這台OM-1走。

現在手上有Olympus 35/2、50/1.8、50/1.4的鏡頭,之後可能會購入副廠的28/2。因為原廠太少了,看eBay、日本網拍代購的價格都在10000台幣以上。而且我看上的副廠鏡也是很厲害的光學廠 - Kiron,早期是幫Vivitar Serious 1代工起家的,據說1980年後,掛Kiron自家廠牌的鏡頭(尤其是那三顆 - 24/2、28/2、105/2.5),不論做工、光學品質都比代工來的好。





Flickr : Olympus OM G.ZUIKO 55mm F1.2

Flickr : OM SYSTEM

Flickr : Kiron Lense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