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金馬影展看了溫德斯的《Palermo Shooting》後 , 好像自己認為自己對電影的感受更深層了~ 或者說是超越娛樂性質的某種狂熱 , 甚至加強了將來也許自己也能拍電影的想法。
誠品信義在十月舉辦的溫德斯對談活動我也有去參加 , 不過我並沒有排很長的隊伍請大師簽名 。因為即便是大師 , 他能給你的僅僅是啓發和提示 , 你要從自己內心找你需要的東西。
總之 , 我停了好一陣子發狂似地看電影 , 看了《Palermo Shooting》後這股熱情又延續 , 會不會是自己心智的成長又到了某個階段呢?
##CONTINUE##11月我看了15、6部電影 , 算起來幾乎是兩天看一部。我常覺得很多好電影用Notebook、家用電視看DVD是種浪費 , 起碼是浪費了相同的時間卻無法感受到在電影院觀看電影的經驗。我是覺得真的有差 , 有些我手上先拿到的DVD , 在我的13吋筆記型電腦上看並不覺得特別怎麼樣 , 等到台灣有機會上映時 , 我有再次陪朋友去電影院看後感動不已的經驗。這就是好的電影院存在的必要性 , 特別是像光點那種有股地下室味道的小藝術電影院。將來到歐洲的大城市我一定會常窩在當地的小藝術電影院 , 狂看電影。
記得上次到香港有去藝術中心的agnes b. Cinema , 可惜的是沒有放映電影 , 我就只能在大廳繞來繞去拍了整個紅色絲絨電影院的大廳 …..
今天我到師大白鹿洞租了不知道我為甚麼會租借的《我就是我的電影 : 荷索的畫像》 , 因為照理說你知道某個導演很有名 , 但你從沒看過他的電影 , 基本上你第一次會看他最為人稱道的經典電影 , 而我選了荷索自傳性質的紀錄片 – 我就是我的電影。
影片最後 , 威嚴堅毅的荷索真誠地、掏心掏肺地說了一段話 , 自此後沈默至影片結束 , 他說道 :
所有無盡的屈辱 , 都只是構成電影的基本元素 , 不能承受的人就不能拍電影。
這是一個奮鬥的過程 , 沒人會在事後問你如何走過來?如何受苦?如何克服?
超越天性 , 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事 , 我學到了這才是電影的本質。拍電影必須學會克服困難 , 轉化成為創造性的助力。
也許~ 也許我這幾年來不被世界認同的壓力是在推動我、鍛鍊堅毅的決心和意志力 , 這是要當導演的最基本人格特質。而我過去、現在面對的所有我以為的困境 , 很可能就是要型塑出與眾不同的風格 , 以及我擅長的題材。
因為 , 當”祂”關了一扇窗 , 祂一定會幫你開另一道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