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的呼愁,電影裡的遠方



我一直嚮往有海峽穿越的城市、像是在伊斯坦堡這樣的城市待上一兩個月,盡量長時間深入了解認識這個城市。

博斯普魯斯海峽切開的不只是亞洲與遲遲不能跨越定義上能夠被認同的歐洲一側,金角灣也分隔了摩登現代的貝伊奧魯 (Beyoğlu)與大巴扎那樣的傳統集市和錫南建造的蘇利曼清真寺。


在出發之前,我當然也看了兩三遍帕慕克 (Orhan Pamuk)的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一書。雖然許多關於那些陌生的地理名詞、那些關於全城共同感受的呼愁,又或者是幾百年輝煌歷史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興衰的歷史樣貌,我都不能有親身且深刻的理解。

古勒 (Ara Güler)的攝影集,那些使用 Leica 21mm超廣角鏡頭拍攝的黑白影像。從老加拉塔橋遠眺貝伊奧魯山坡上的加拉塔石塔,或者從加拉塔區回望艾米諾努 (Eminönü)的耶尼新清真寺,以及托缽僧的旋轉舞。都讓那時還沒出發的我是多麼嚮往著,覺得自己也能夠站上蘇利曼清真寺那城垛狀的圍牆邊、眺望著金角灣,與分隔了不只是歐亞兩側的博斯普魯斯。

像是多年以來,伊斯坦堡居民也遙望及回想他們的未來及過去沉重的歷史那樣。這張角度近似的照片,我在古勒的伊斯坦堡攝影集裡確實也看見過。


我還重看了努瑞貝其錫蘭 (Nuri Bilge Ceylan)的遠方,那部片以他自己早年攝影生涯的視角、用同樣姿態在聚集了成群海鳥、以及行駛於艾米諾努與於斯屈達爾(Üsküdar)、卡拉廓伊 (Karaköy)之間,那時依然還有鳴放船笛和因為燒煤而冒出濃濃黑煙的渡輪、碼頭,及其岸邊。

雙手插著大衣口袋的背影、裹著圍巾,嘴裡呼出了一氣濕冷。

在那樣場景與音效環繞的片段我了解到他拍攝的當然就是伊斯坦堡,電影裡的角色人物包括飾演導演自己的誰誰誰只不過是必須被置入在那樣依然使用膠捲底片的年代,才能反映當時生活樣貌的伊斯坦堡城市本身。

遠方,同樣也意有所指著伊斯坦堡的未來以及過去式的呼愁。帕慕克的小說、古勒的攝影集以及錫蘭的電影都讓我粗淺地認識到伊斯坦堡這個城市,也加強了我的嚮往。

又或者對我而言,我要的也許不只是旅行,而是要在伊斯坦堡。



遠方(Uzak) :  www.youtube.com/watch?v=nAju9EZlt5w

沒有留言: